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朋友或他人借钱不还的情况,有些人甚至选择玩失踪来逃避债务。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其实法律上有一系列的条款可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。

金额不大的债务,可以先试着通过短信、微信等书面形式留下记录,明确催款事实。如果对方拒绝沟通,居委会或街道办通常也提供基础调解服务。
调解无果后,及时起诉才是正解。《民事诉讼法》规定,只要有书面借条或转账记录,法院就可以受理案件。即便被告玩失踪,法院也会通过公告送达方式完成诉讼程序。
| 对方行为 | 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|
|---|---|
| 承认欠款 | 可要求分期偿还 |
| 否认欠款 | 需提供借款证据 |
| 拒不履行 | 申请强制执行 |
债务人若是有偿还能力却恶意逃避债务,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。刑事责任可不是闹着玩的,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。
起诉时效虽然长达三年,但建议尽早行动。越早维权,胜算越大。关键要做好证据收集,转账记录、聊天截图、通话录音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。